因為先前那一篇文章,和大家聊起了畫畫。
從每個人不同的角度,讓我還真的有不少收穫呢!(謝謝你!)
然後,我也認真開始想想自己到底是怎麼去"從無到有"。
加上最近有畫些小圖,就在一邊畫的時候,突然會想停下來觀察自己。
接著就在腦中浮出了這個問題:我到底是先有圖,還是先有文字?
在FB上問大家這問題,覺得還挺有趣的~哈哈哈
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,看起來猜的答案各半喔。
那我就不囉嗦,直接來談談我的過程發現吧!
答案是:先有圖,而且是主角的圖!
我是一個圖像會優先輸入腦袋的人。
(就是小時候念書總是只記得圖片不記得文字,為什麼考試不能用畫的...)
回想自己畫出一張圖、從無到有的過程,其實一開始的腦袋是很簡單的。
就是說,最多只會先想到兩個東西,也就是當下要畫圖的主角。
好比下面這張圖,我第一個想到得是:雨傘的圖像!
然後想到三隻動物(就決定這次要三隻一起出現這樣)
所以就是,雨傘和三隻動物得大頭畫面開始在腦中組合排列。
其實我不會有甚麼完整的畫面在腦海,也不會有甚麼草圖。
很多都是根據第一個畫出來的東西再去添、再去加~
所以這一張圖,角色決定好了以後就開始動筆了。
首先我會先畫得是貓咪,從我最熟的東西開始。
這時候就只想著這隻貓咪,該怎麼樣的動作、表情等等。
沒有多考慮他會怎麼拿傘或者怎麼跟後面的東西搭配~
就是我說得,做一步只考慮當下那一步,其他都是後面再去配合的。
直到畫出了喜歡的貓咪樣子,我才繼續下一步。
因為覺得主角很重要,角色會是這張圖的靈魂~
要是一開始角色就不能吸引自己,那後面再好也沒有用。
簡單說,這張圖是先畫出了喜歡的貓咪,再把雨傘、其他角色慢慢搭配進去。
每一個東西再放進去前,就會依本來有得畫面去調整~
所以傘、兔子是跟著貓動作來的、熊則是跟著兔子來的。
然後是色彩,這就比較跟著感覺去添加了!
最後、最後,我才想文字(還會考慮要不要加這樣)。
且是根據畫出來的圖去找適合和喜歡的文字。
不知道我的答案有沒有讓你很驚訝呢?嘻~
其實從來沒有真的回頭去想想自己得過程,
也沒有仔細去觀察別人發想作畫的過程~
但這樣想想,還真的覺得很有趣,更多認識自己一些。
認識了自己,也會有種"喔~原來是這樣子"的感覺!
你呢?想想自己怎麼畫圖的啊?
是先有文字,還是先有圖呢?
跟大家聊聊這個,是希望大家也能了解自己找到適合的方式唷!
沒有一定是從圖開始發想就是好的~而是適合自己其實才是最好的!
所以,好好認識自己是第一步唷~